陈省身数学研究所2002级刘雄军校友荣获“科学探索奖”

作者:孟令玉(2025-08-29)


2025825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在京揭晓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数学物理领域共有5人获奖,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2002级刘雄军校友获此殊荣。“科学探索奖”聚焦原始创新与国家重大需求,深入科学技术“无人区”,是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

刘雄军校友于1998年至2002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物理学院,2002年至2005年在陈省身数学研究所跟随葛墨林院士攻读理论物理硕士学位,之后于2007年至2011年就读得克萨斯A&M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教授,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量子物态科学研究部兼聘研究员。刘雄军校友曾获2016年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特别贡献奖、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9年亚太物理学会和亚太理论物理中心杨振宁奖、2019年信和-黄廷芳青年杰出学者奖、2023年中国物理学会周培源物理奖、2024年杰出青年基金二期延续、以及2024年全球华人物理学会和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

刘雄军校友长期致力于冷原子量子模拟和凝聚态理论研究,在人工规范场量子模拟和拓扑物态方面做出系列原创工作,显著推动了相关方向的发展。他提出冷原子体系的自旋霍尔效应模型,与合作者首次人工合成超冷原子的二维狄拉克型和三维外尔型自旋轨道耦合,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态和外尔半金属的基础模型;发现准周期量子临界态的普适机制、建立严格表征理论,和理论证明多体临界相的存在;证明时间反演对称拓扑超导中的马约拉纳零模满足一类新的非阿贝尔统计,并提出对称保护非阿贝尔统计的基本概念,建立起系统化理论。

                


   “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腾讯成立20周年之际,由杨振宁等14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科学探索奖”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技术“无人区”。 “科学探索奖”设置十个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等领域。奖项每年遴选不超过50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奖金,且可自由支配。至2025年,奖项共资助了347位杰出青年科学家,覆盖了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